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二次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代表盟軍接管台灣。台灣人民滿懷期待,迎接心目中的「祖國」。沒想到一年四個月後竟然爆發了二二八事件,一場大衝突引發一場血腥屠殺。這是怎麼回事?是什麼原因造成如此不幸?本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在解答這些問題時,提供一些值得參考的史料與觀點。
本書以史料彙編、史料解讀的方式來進行。書中所收集的史料,清一色來自中國的知識份子的言論。他們之中,有的是記者,有的是作家,有的是學者,也有軍官。本書收集他們的言論,加以彙編整理,讓這些史料告訴我們戰後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各種現象,以及存在的癥結,進一步述說二二八事件的爆發與經過,並透過來自中國的一些知識份子的見證,為我們解答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課題。
作者介紹
李筱峰
一九五二年出生於台南麻豆。台灣史學者,政論家。
經歷:
《八十年代》、《亞洲人》雜誌執行主編;報社記者、編輯、主筆;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專任教授。
現任: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
著作:
史論——
《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灣革命僧——林秋梧》、《台灣民主運動40年》、《解讀二二八》、《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唐山看台灣——228事件前後中國知識分子的見證》、《台灣近現代史論集》、《台灣人應該認識的蔣介石》、《60分鐘快讀台灣史》、《台灣史100件大事》、《台灣.我的選擇》、《與馬英九論台灣史》、《台灣歷史閱覽》、《進出歷史》、《台灣史》(與林呈蓉合著)、《台灣近代名人誌》一~五(與張炎憲等合著)、《二二八回憶集》(與張炎憲合編)、《快讀台灣歷史人物》(與莊天賜等合著)、《台灣史101問》、《以地名認識台灣》……
政論集——
《恐龍的傳人》、《叛徒的告白》、《政治小檔案》、《我們不做空心人》、《眉批台灣》、《台灣要衝決網羅》、《吾輩是狗》、《統獨十四辯》、《聖誕老公公不見了》、《台灣怎麼論?》、《李筱峰專欄》、《李筱峰專欄續集》、《我的覺醒》、《黨國復辟前後》、《一個新台灣人的死與生》(與張杏梅合編)、《烏鴉不快樂》、《踏過我心坎的人》……
其他——
《我生印記》
電視節目主持:
曾與戴寶村共同主持華視教學節目「台灣史望春風」,及民視「台灣學堂」的『講台灣,談歷史』節目。
目錄
導言
第一篇 台海兩岸的落差
第二篇 「新征服者」來臨.台灣總督制復活
第三篇 政風腐敗.「接收」變「劫收」
第四篇 經濟逆退.「光復」變貧窮
第五篇 軍紀敗壞.官兵變強盜
第六篇 文化隔閡.「祖國」變「阿山」
第七篇 大軍壓境.菁英變冤魂
第八篇 死亡人數
第九篇 事件後的檢討
二二八事件年表
序
這是一本史料彙編、史料解讀的書。
為什麼要編輯這樣的一本書?讓我們先從兩位「江先生」來台說起。
先從兩位「江先生」來台說起
日本統治台灣的第四十年,也就是一九三五年,有一位中國著名的知識份子來到台灣旅遊,他就是中國社會黨的領袖江亢虎。江亢虎搭船從中國廈門來到基隆。上岸之後,他立刻感覺氣象一新。在遊記上面,他這樣寫著:
基隆全市人口不足十萬,而交通、教育、衛生、慈善,種種設備,應有盡有。由廈到此,一水之隔,一夜之程,頗覺氣象不同。(江亢虎,《台游追紀》,頁七)
十年後,一九四五年,二次大戰結束,同樣也是基隆的場景,一位來自中國的記者江慕雲,站在基隆碼頭,心中有感而發,寫下這樣的論述:
有人說,假如這五十年,不是日本人在經營的五十年,而是我們自己經營的五十年,恐怕基隆還沒有成為現代化的港市吧?(江慕雲,《為台灣說話》,頁十三)
以上兩位江先生對台灣來說都是「外來客」,這兩位外來客的言論,正提供了名副其實的「客觀」史料。從他們那兩段話,就可以理解,終戰前台海兩岸確實存在著相當的落差。
存在著相當落差的海峽兩邊社會—台灣與中國,終於在二次大戰之後相會了。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及九日,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在日本的廣島與長崎開花,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投降,二次大戰終於結束,中華民國政府代表盟軍接管台灣,結束日本在台灣半世紀的殖民統治。
兩個社會的摩擦之火——二二八事件
台灣民眾以中國各省難見的熱情,迎接心目中的祖國。沒想到,台灣人這種歡迎「祖國」的熱情,卻在「祖國」來臨之後,迅速冷卻了!因為台灣人馬上面臨到的局面是:政風腐敗,特權橫行,經濟壟斷,生產大降,米糧短缺,物價暴漲,失業激增,軍紀敗壞,盜賊猖獗,治安惡化,瘟疫流行……,民心日漸流失,終至怨聲載道。一年四個月後,爆發了一場大衝突—二二八事件!引來了一場大屠殺!
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七日晚,台北市延平北路發生專賣局查緝員打傷女煙販並釀成槍擊民眾致死命案,二十八日台北市民聚眾向專賣局台北分局以及行政長官公署抗議,不但沒有結果,反遭行政長官公署陽台上面的機槍掃射,態勢一發不可收拾,全市騷動,商店關門,工廠停工,學生罷課,警備總司令部宣布戒嚴。由於青年民眾進入廣播電台(位置即今台北市二二八紀念館)向全島廣播事情發生的原委,並呼籲各地民眾起來響應。三月一日起,事件迅速擴及全台,全島各大市鎮皆發生騷動,各地蜂起抗議。各級民意代表與社會菁英立刻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行政長官陳儀交涉善後處理事宜,進而提出政治改革要求,情況漸趨穩定。然而,陳儀一面虛與委蛇,一面向南京請兵。國府主席蔣介石聽信在台軍政特務人員一面之詞,貿然派兵來台。三月八日晚,國府軍隊奉派抵台,展開鎮壓,以「綏靖」之名,對民眾進行屠殺,繼之以「清鄉」之名,進行全島性捕殺,民眾傷亡慘重,菁英犧牲殆盡。史稱「二二八事件」。
這本書要回答你哪些問題?
二二八事件對往後台灣的政治與社會的影響極深,甚至今天仍無法完全擺脫其影響。因此,生活在台灣的每個人都有義務了解這段歷史。
本書的主旨,就是在蒐集、整理並解釋二二八事件的相關史料。
有人說,「史料自己會說話」,其實這還要看讀者有無心思、有無意念想從史料裡面獲得訊息。如果有此心意,透過這本書彙編的史料,將解答以下許多問題:
二次大戰結束後,中國國民政府接管台灣,當時的台灣比起中國社會,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本書第一篇將解答這個問題。
為什麼陳儀被派來台灣擔任行政長官之後,台灣民間稱呼他叫作「新總督」?這個問題可以從本書第二篇的史料中獲得答案。
為什麼台灣民間將國民政府對台灣的「接收」稱為「劫收」?請看本書第三篇。
為什麼向來以「米糖之鄉」見稱的台灣,會在戰後欠缺米糖,物價暴漲?為何在所謂「光復」的一年四個月之間,台北市的零售米價會漲四百倍?本書第四篇的史料,可以找到答案。
為什麼過去台灣鄉間豢養在庭院的雞鴨,會在國府軍隊來臨後紛紛失蹤?為何戰後台灣社會的治安會嚴重惡化?請看本書第五篇。
為什麼台灣民眾會將原先所熱烈歡迎的「祖國」,改稱為「阿山」?為何台灣會在慶祝「光復」、迎接「祖國」的一年四個月之後發生二二八事件?請看本書第六篇的史料。
二二八事件到底是不是一場大屠殺?看過本書第七篇的史料,將可找到答案。
二二八事件到底死亡多少人?是不是像某些不敢面對歷史的媒體或政治人物所說的「只有幾百人或一千人不到」?請看本書第八篇所透露的訊息。
匯集中國知識人的言論來解答二二八的歷史課題
以上的問題,是了解二二八事件的重要課題。這些問題的解答,往往因為目前不同的族群與立場,而有不同的解答,以致言人人殊,眾說紛紜。或許有人會質疑,本書的編者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是否因此有族群上的主觀偏見,以致在選擇史料上難免偏差?
為了避免「身在此山中」而造成「當局者迷」;也為了避免引來「自我中心」、「主觀偏見」之譏;更為了避免落人以「族群偏見」的口實,這本書所收集的史料,清一色以來自中國的知識人(包括記者、作家、學者)的言論為對象。希望透過當時來自中國的一些知識人的見證,來解答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課題。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942550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169頁 / 14.8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台海雙邊的歷史發展,有著相當不同的歷史軌跡。
從生活、經濟型態來看,三、四百年來的台灣社會有著非常濃厚的海洋文化性格。所謂「海洋文化」性格,是相對於「大陸文化」而言。近代的海洋文化較具有濃厚的商業根性,它是比較具有流動性的、開放性的、多元性的、包容性的;而大陸文化,是建立在農業的基礎上,由於農業是安土重遷的,因此相對來說,它是一個比較封閉、保守、靜態的社會。
台灣的海洋性格,從荷蘭時代便已展現出來,甚至有學者說,台灣的開發與世界的走向海洋時代大抵同步而行。荷蘭人來台灣之後,經營米、糖、鹿皮等外銷,並且在台灣發展轉口貿易。台灣不但已經顯現出以外銷為導向的經濟雛型,也已扮演遠東貨物集散中心的角色,用現在的話說,簡直成為亞太營運中心。這種以外貿導向為主的經濟雛型,使台灣有別於中國大陸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
一六六二年鄭成功接受何斌的建議,攻取台灣。何斌在給鄭成功的建議書中,特別提到台灣這個地方「橫絕大海,肆通外國,置船興販……移諸鎮兵士眷口其間,十年生眾,十年教養,而國可富,兵可強,進取退守,真足與中國抗衡也。」(江日升,《台灣外記》)其中所謂「橫絕大海,肆通外國,置船興販」,指的就是台灣可以發展國際貿易。鄭成功繼承其父親鄭芝龍的海上霸業,這股勢力雖然曾被視為「海盜」,但若將之形容為「武裝化的私人海商集團」,也許更恰當。1654〜1655年之間,鄭氏一族所屬的貿易船,約佔當時全中國船的74%,因此要操作價格相當容易,所以鄭成功的海外貿易,在日本和東南亞各地都佔有支配地位。這股「武裝化的私人海商集團」勢力來到台灣之後,果然突破滿清的封鎖。到了鄭經時代,國際貿易更加發展,台灣的糖甚至銷到英國去,英國在台南還設有商務代辦。
... 換著花樣做早餐。喜歡糯米食的,湯圓是不錯的選擇。芝麻湯圓,咬上一口,甜甜的芝麻湯汁流出來,感覺生活超幸福的,有沒有? By sherriequnc 用料 湯圓餡 黑芝麻 130克 黃油 50克 白砂糖 50-60克 湯圓皮 水磨糯米粉 300g 水 220-240g 做法步驟 ... 1、黑芝麻一定要洗乾淨,特別注意要將沙淘乾淨。淘芝麻時,沙沉到碗底或盆地,驚嘆為啥會有那麼多沙。洗乾淨的芝麻鋪在烤盤裡,烤箱預熱至170度,烤15分鐘-20分鐘。烤時,記得去看看,別烤糊了,當中也可用筷子撥一撥。當然也可以放在鍋里炒熟。聞到香味就好了。兩種方法都試過。熟芝麻放在料理機里打碎。 ... 2、稱芝麻粉/砂糖,用勺子混合均勻 ... 3、黃油放碗裡隔熱水融化,或放在微波爐里叮一下。 ... 4、將融化的黃油到入芝麻糖混合物中。 ... 5、那勺子拌勻。 ... 6、搓圓,大小根據要求的湯圓大小。洗乾淨雙手,搓時滿手粘芝麻。不要緊,最後拿橡皮刮刀刮下粘在手上的芝麻。芝麻餡放冰箱裡冷藏1個小時。 ... 7、準備好的水磨糯米粉,和水混合,水不要全部倒入粉里,留20g,避免因不同粉的吸水率不同。揉面至麵糰光滑。 ... 8、包餡,收緊接口。搓圓。 ... 9、本次餡比較大,湯圓自然也比較大。湯圓包好了,可以下鍋了。本次吃不了沒燒的湯圓,找個乾淨的盒子放冰箱裡速凍。下次想吃立即燒。 ... 10、上一張,有一次包的比較小的湯圓照片。 ... 11、鐺鐺鐺,燒湯圓了:鍋里水開後下湯圓,記得每次水沸騰後再添一碗冷水繼續燒開。一共燒開三開,燒熟的湯圓會浮在水面上。 ... 12、咬開一點點,露出芝麻餡,好吃 小貼士 1)芝麻粉磨得越細越好,我用的是一般的料理機,芝麻粉磨地不細,所以和黃油混合後,不太好搓滾滾圓。磨打芝麻粉當然最好是用破壁機、洗點好!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譜! 喜歡這個食譜記得收藏、關注哦!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對這道美食的建議。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OAEe4DB.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50778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霧峰長期頭暈看什麼科西屯不用安眠藥治療看什麼科潭子血壓不穩定改善中醫診所
西屯白天賴床睏倦改善中醫診所 北屯肩膀緊繃酸痛治療中醫 很多人都在這中醫診所看好的豐原常常睡不著或很早就醒來中醫推薦 台中昏眩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治療效果不錯的中醫診所大雅頸部緊繃酸痛看什麼科 龍井口乾舌燥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把脈超神的中醫診所潭子口乾舌燥改善中醫診所 北屯常常睡不著或很早就醒來治療中醫 當地人都推薦的中醫診所